遭遇“职场冷暴力”如何应对?

遭遇“职场冷暴力”如何应对?

遭遇“职场冷暴力”如何应对?

三大因素促成“冷暴力”无处不在

C君的专业是广告学,毕业后一直混迹广告圈,目前在一家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供职,担任广告执行。公司里竞争很大,背地里勾心斗角,但C君内向,有想法不爱表达,不喜欢给领拍马屁,经常吃亏。工作上,同事很不配合,都忙各自的事,完全不理睬他;上司对他也不冷不热,重要的事不交给他办。“小鞋”越穿越憋屈,转眼到了年底,C君无奈之下准备跳槽。“无论如何也要逃离这个鬼地方。”不久,C君就在忿忿中离职了。

大部分人是因为薪水跳槽,这不假,但是这背后往往还有一些隐性因素,比如人际关系、心理因素等,在左右着人们跳槽的意愿。分析认为,以下三大因素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冷暴力:

人际关系恶化

在工作中,人际关系的状态是影响工作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几乎每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团队合作,当人际关系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时,个人的工作便难以推进,更谈不上目标达成。显而易见,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工作成绩,甚至是发展前途。简单而言,当一个人被团队“孤立”,他往往无法生存。

自我价值得不到足够的肯定

工作中个人价值的实现,来自于老板、同事或合作伙伴的认可和肯定。这不仅能增强自己的信心,也能保证自己在工作中可长时间处于积极的状态。如自己一直没有被重用,没有被认可,还被百般刁难,那对工作的积极性会由此下降,并可能进入恶性循环。在如此状况下,离开就可能成了唯一的选择。

个人和企业文化格格不入

这一点常常被很多职场人忽略,认为只要薪水好、福利好、名声好的公司就是“最好的”。但很多人在进去后才发觉,原来这里完全没传说中那么好。进到一个新环境工作,对于已成系统的行为规则、工作规则和文化习惯需要适应,但如果这就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吻合,你自己的行为、处事会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,甚至奇怪突兀。周围已经融入环境的人就会和你有隔阂,这样一来必给工作带来阻碍。

专家支招: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对症下药

职场冷暴力的“实施者”可以是不同的人,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状况中。如何应对,要针对不同人、不同实际状况,采用不同的方法。职业规划师分析了三种典型情况。

被周围所有人排挤

镜头回放:小T进到一家公司做行政,感觉跟同事总是格格不入。大家说笑时,小T插一句进去,所有人便都沉默了,而且不是一两次这样。小T想约大家吃饭,大家也好像心照不宣都推脱。老板也没安排过什么重要的工作给他。小T感觉非常不自在,工作不咸不淡,不辞职能怎么办?

专家建议:

新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心生猜忌,做事畏首畏尾更难打开局面,很难应付。这种状况包含一个重要问题,就是企业文化,或者是某一部门的文化与你的行为模式、待人处事的方式不合。此时你要好好思考真正的矛盾在哪里,是环境不适合?还是工作岗位本身就不适合?如果情况持续无法改善,就需要重新考虑进行职业定位并更换平台了。

在职场上打拼,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首先要有一个沉着、平稳的心态去面对,才能处理问题。向阳生涯认为,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,在最擅长的领域把工作做“高调”,做人尽量低调,工作态度上再谦虚几分,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员工?远离职场冷暴力,从提升自我开始。

同事工作上不配合

镜头回放:小D是资讯部门的编辑,被主管安排做一个大型专题报道的版面,需要设计部门的网页美工制作。工作量大,任务急,小D忙得焦头烂额,还内忧外患:本部门的人配合不积极,仿佛就是她一个人的事;设计部的人都有自己的手头工作,更不愿意理会这差事。其实,小D从一进公司就感觉,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很冰冷,这次的事更让她从头凉到脚。

专家建议:

公司越大,部门人越多,同事之间的人际交往就越复杂。职业规划师王红琳建议,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调整好心态:是主管安排给你的任务,那么协调工作也是自己任务的一部分,决不能埋怨他人。抱着这样的心态沟通,成功就达到了一半。

另外重要的一半,是在提升工作能力上下功夫。凡事都想依靠周围人来帮忙是行不通的,有句话说,想要别人帮忙,自己首先得是个强者。

被坐“冷板凳”

镜头回放:小A进公司好几年了,一直就做一小小的项目助理,上司从来不给自己分配过重要任务。小A心里很郁闷,总想表现,但却没机会,小A感觉只能换公司了。

专家建议:

上司或老板给手下坐冷板凳的情况并不少见,这里面包含很多原因,但你决不能光抱怨,一定要从中自我反省。

首先,要检视自己的工作胜任力是否够格,哪怕一些小事,自己是否因处理得马虎而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?如果是这样,请加强工作技能和专业度,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高难度工作,就有获得表现机会的可能。

再就是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,即使自己能力突出,但行为举止表现不当,过于高傲是万万行不通的。凡事要虚心接受批评和指点,做事踏实、低调,尤其是新人要学会收起锋芒。



文章来源:360常识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